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校园新闻

师德师风丨我校开展10月师德主题学习活动

发布日期:2024-11-13    作者:     来源:     点击:

 

今年教师节前夕,我市共1个集体和8位个人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10月,东莞市教育局发布了“我为什么当老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继续以“践行教育家精神”为主题,一起走进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故事,看他们如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莞邑大地上谱写着最美的教育诗篇。我校组织了两校区25个科组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在倾听优秀事迹中感悟教育家精神。

 

 

 

教师学习心得选摘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或许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差一点,但并不代表他们的动手能力或者创新能力差。作为职业教育的老师,我们应该多多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在创新中找到成就感,努力让每个孩子拥有不同的出彩人生!

——张春春老师

 

本期师德大学习,我最大的感触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一所学校特色发展的必经之路。有温度的爱的教育,是点亮学生内心之光的关键之举。不论是麻涌的戏曲教育,松山湖的创造教育,还是37.2度将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温度教育。这些教育智慧是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具体实践。而这也正是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无数教师永恒的追求。在未来,我也将在职业教育中,切实落实教育家精神,争取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王丽萍老师

 

 通过参加师德主题学习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之重。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心灵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我意识到,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这要求我们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此外,我还深刻体会到,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理解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次学习不仅加深了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也坚定了我继续努力提升自我,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

——罗曦老师

 

如果说教育是一把照亮学生前方道路的火炬,那么教师就是能点燃火炬的干柴;如果说教育是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那么教师就是能带来春雨的春风;如果说教育是一片遮阳避雨的绿荫,那么教师就是能为这片绿茵供给养分的泥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要从心开始,做教育路上的追梦人,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李美洲老师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本期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活动邀请了2024年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与我们共谈践行教育家精神。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莞邑教育模范们用求实躬耕的态度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用专业的学识点亮智慧的课堂,站稳课堂主阵地;用真诚的互动,温暖托举每一位学生。身为教师的我们,要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塔,做一名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好老师,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不断充实自我,点亮孩子们前行的路,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甘惠迪老师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获奖老师们践行教育家精神,是精湛业务的自觉追求,更是启智润心、乐教爱生的工作日常,让我受益匪浅。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安教乐教,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作为老师还要行动起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多思考、敢创新,积极参加教研,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研能力,稳稳扎根在教学第一线。

——陈苗苗老师

 

教育家们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教学能力,更具备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教风。作为中职教师,我深知自身责任重大,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以身作则,践行教育家精神。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中职教育事业中,努力成为学生品德的塑造者和技能的传授者,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邹丽霞老师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热爱,东莞教育人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在文脉传承中育人,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深度探究,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教育新模式,用精心打磨的课堂使教育有温度,有力量,努力让每个学生有出彩的未来。这激励着我们更加坚定投身于教育事业并贡献力量。

——乔翠翠老师

 

10月主题的讲述主角们是东莞市今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的先进集体和优秀教育人。先进集体麻涌漳澎小学,位处东莞水乡,学校适应水乡特色,培养多个游泳冠军,同时为中国戏曲学院选送多名学生,成为弘扬传播粤剧文化的新生力量,在传承中创新。在莞邑大地上有各级各类学校近2000家,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薪火相传,勾勒出今天东莞教育的时代画像,也把东莞教育的辐射力、影响力推向全国。东莞教育人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塔,携手共筑教育强国梦。

——张慧芳老师

 

供稿:谢   颖

责任编辑:许   健

一审:陈林霞

二审:张   黎

终审:赵健成

 

友情链接 / Lkink

地址:东莞市东城区新源路23号(东城校区)东莞市学院路249号(莞城校区) 

邮编:523107 邮箱 : dczzjdc@163.com 联系电话:0769-22658231 粤ICP备16019540号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