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建设 > 心理健康

构建职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2012-03-21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形成背景
东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属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在这一特殊经济、文化、地理条件下的职中生有自身独特的心理特点。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东莞的学生有较好的保险福利,每人可以享受户籍“人头费”,仅凭户口不用劳动就可领生活补助,有的每月多达2000元,生活上的富足安定使学生无经济压力与就业之忧;同时,东莞的文化背景造成了大部分的学生家长文化层次较低,而他们迅速致富的现实及低质量的家教方式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期望,造成了学生消费超前、有严重的依赖心理和脱离现实生活的态度,以致在校期间学习无目的,得过且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增多和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读职业中学往往是经历中考失败后的学生无奈的选择,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职业中学学生的失落感和自卑感较为严重,学生心理上的自卑感和经济上的优越感构成了经济发达地区职中生心理的突出矛盾。我们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发现:仅仅依靠传统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并不能有效解决职中生的心理矛盾和行为问题。因为传统德育注重从社会本位出发,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教师习惯用传统的标准要求学生,忽视学生的自然属性和心理需求。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感、抑郁感、厌学、情感淡漠等问题,与其说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不如说是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更多地是由于个人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发,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我校在94年全市率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提升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适合东莞市职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做人的自尊、自信,找寻成长的方向和途径,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经济发达地区职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人的心理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活动内化而形成,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我们认为,职中生的失落感、自卑感、消极的自我概念和抑郁、冷漠等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否定的评价引起,因而必须让学生在学业上获得成功感,才能在本源上矫治上述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并结合归因训练改变学生的信念系统;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辅导观、活动观、主体观的改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从对学生扩展到对教师、家长,甚至社区,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性环境。根据以上认识,我们构建了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一)把各专业的教学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学科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教育科学的研究揭示:教学的价值取向由知识技能的传递转向形成学生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所以,与一般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是,我校明确提出学科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因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调整课程结构
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要具有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文化水平,又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和资格,所以开设的课程除了普通中学所开设的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外,还要开设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例如,幼教专业的专业理论有三学六法共九门课程,专业技能有舞蹈、钢琴、声乐、乐理、视唱、手工、歌曲创编等,这对于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本来就不好的学生来说只能是一种理想上的追求。如果要全面开设这些课程,只能使学生在学习上越来越被动,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只能是沉重的心理负担,对职中的学生来说,成功的积极意义远大于失败,因为新的失败不但不能成为成功之母,反而导致自我概念更消极,成为他们更大的失败之母。所以,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爱好,结合社会对职中毕业生的用人需求调整了课程结构。例如,幼教专业的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同时开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其中一科学习,把物理、化学、生物合并为自然学科,把历史、地理、政治合并为人文学科,六门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合并为教学法综合科,乐理与钢琴、视唱与声乐合并,同时设木偶、儿童文学、电子琴、公关礼仪、应用文写作作为选修课,另设40多个校本课程在第二课堂时间供学生选择,各开设的科目由教师根据实际精简或整合课程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尽量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中找到学习成功的感觉,达到增强自信的目的。
2、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
一堂好的课堂教学,必然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在师生互动中体会到平等、尊重与被接纳的喜悦,因而会强化积极肯定的情绪,所以,在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渗透的方式而不必把心理辅导单独抽出来。一堂好课就好像一个漂亮的苹果,学生见了就喜欢,吃了它营养也自在其中。由于我校学生知识基础较接近,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上,较容易根据学生相关的知识基础确定较低起点的教学要求,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渐进;在教学方法上,针对学生注意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低的特点,变教师大段讲解为师生互动交流,尽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以符合学生形象记忆强的特点,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差的不足;在组织形式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教学反馈中,教师注重形成性评价,通过快速的反馈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如美工老师通过让学生比较自己前后两幅作品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反馈,两幅作品的区别使学生真实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努力的效果,使学生受到鼓励,在体会自己能力增长的同时获得了情感的满足。
3、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与归因训练同步进行
在学生的学习中,我们注意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提供指导意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和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并且引入心理学领域的归因学说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通过我们对2004级学生的归因测试,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学业成败的因素依次为:能力、任务难度、教学质量、努力、运气、策略等,其中有82%的学生认为学习失败是因为自己能力差,这种消极的归因倾向严重影响了与学习有关的情感、动机和学习行为。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以为过去成绩差是因为自己笨而形成的自卑感,必须引导学生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为能力、努力、策略等内部原因,将失败归因为努力不够或学习方法不当等不稳定原因,所以我们采用了集体干预和个别干预两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归因训练。
例如,在学生每次钢琴回课后,任课老师都要求学生对完成作业的情况作出归因,当弹琴成绩差的学生在第一次归因,绝大部分学生归因于学习难度。任课教师及时、多次地与她们交谈,指出她们成绩差是因为努力不够,并和她们一起设计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具有适中的挑战性,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达到,当有些学生想放弃时,教师及时提醒,并让她暂时停止练习,调节好心情后再继续,直到成功;然后再设定一个新目标,再通过努力去完成,如此反复多次的成功体验循环,让学生体验到努力所带来的踏实、成功、愉快感觉,以及放弃努力所带来的无所事事、空虚、无聊的感觉,到第五次归因时,都作了努力程度的归因,并形成较稳定的倾向,这种成功经历迁移到其他学习中,使学生逐渐找到了对学习的控制感。当发现学生全力以赴仍未能取得成功时,引导学生归因于方法不当,并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门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1、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被动走向主动
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初期,只对少数有心理困惑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心理困惑常缺乏清醒的自我意识,很少主动寻求帮助,学校往往等到学生有外显的异常行为(很多时候是过激行为)时才觉察;另外,对于学生的一些心理共性问题仅靠个别辅导也会产生供求矛盾,延误大多数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为了能较早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于2003年在全校全面铺开,以团体辅导为主,充分发挥人际相互的影响力,借助团体舆论、团体从众心理、模仿和暗示的方式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并制订了系统的心理教育方案。在高一年级以“补缺”为主,先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到人之为人的尊严和价值,同时开展磨练教育,让学生明白不劳而获的想法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外来人才遍布东莞的形势下是行不通的,树立学生危机意识及创业难、守业更难,应致富思进的观念;在高二年级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和技能,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找寻适合自身素质的技能并加以发展,克服学习上的无力感,并结合归因训练使学生获得通过努力“我能行”的心理;在高三年级主要通过择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走向社会。
2、心理教育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其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多少并非成正比。一个人健康的心理与行为能否养成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矛盾,而且要解决信与不信,并进一步解决如何转化为行为习惯的问题。哲人曾说,人的生命实践活动及其感受体验是人评价和取舍一切事物及其活动的最终价值尺度。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校把工作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并借鉴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道德的价值澄清学派的观点,教师不再以施教者的身份要求学生应该怎样、不应怎样,而是先对学生的经历、思想、情感作尽可能的全面了解,分析及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认清各种行为的后果,促使他们弄清自我与现实的关系,然后自主做出行动的选择。例如,在培养学生学习动力上,我们先组织学生到相关专业的岗位进行社会调查和见习,让学生自己发现在校所学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价值,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度过在校的三年时光最快乐,每说出一种方式,老师都先给予肯定,但要求学生讨论该种方式的结果会是怎样。如通过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的方式度过三年,内心是否真的能快乐?如果自己一无所长,即使凭着家庭关系找到了工作,工作能否持久?即使能持久,但得不到别人尊重的日子是否会快乐?现在的年龄可以从家里拿钱消费,到20多岁、30多岁角色转换时,是否也靠父母生活?当自己做父母时,可以为子女提供什么?通过这样层层剖析,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我们尽量创设情景和设计活动,让学生去“做”,在做中感悟、体验,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
3、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象从学校扩展到家庭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常感到造成学生心理困惑的原因并非学生本人心理发展的不完善,而在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与外部要求不一致。如当我们鼓励学生大胆正视自我、悦纳自我时,许多家长却对学生持放弃态度,当我们对学生开展磨练教育时,家长却非常在乎子女的物质享受,如此种种,让学生无所适从。我们以社会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家长明白爱孩子应该象《触龙说赵太后》中“爱之深,为之计之远”的爱,讲解人际之间存在的“皮格马列翁效应”,指导家长在与子女的沟通中正确运用表扬鼓励和批评纠错的方法,改善家教质量,为学生提供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家教知识宣传单的发放,家教热心电话的咨询与交流,使家长获取了现代的家庭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懂得物质不能替代真正的爱,更懂得了心理上的沟通才是教好孩子的窍门。
4、根据我校实际,建立师生心理护航系统: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年来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当中,并由一名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较丰富经验的政教副主任主管这项工作,成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5名分别是具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证或华师大心理系毕业的老师所组成,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运转提供了核心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全面性的,所以,我们在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推广,通过师资培训、专题讲座、宣传栏、第二课堂活动、心理活动日、班会课、开设课程等形式,使在校师生均100%接受过心理知识的学习,树立了正确的身心健康意识,为自我发展掌握了基本的心理保健技巧。
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真正的落实,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工作小组,负责每个学期制定并指导工作计划的实施:全员培训——宣传普及——咨询室开放——团体辅导——心理求助信箱、电话及校园网“知心姐姐”论坛——青少年模拟法庭及学校法律援助中心——团委、学生会、社团活动——荔花文学社的心理园地——家长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成果研究等。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系统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体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渗透,
(三)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性环境
一棵树在适宜的阳光、空气、水、养料所构成的良好生态环境中会茁壮成长,人的成长也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生态。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相互联系的活动,是人与人心理上的最微妙的接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构成教育环境的重要变量,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很安全的环境中、相信教师会真诚地支持他们的教育生态中才会显露自我本能,他们的所有敏感、所有禀赋才有可能被激发。因此,我们在生本校园的建设中强调对所有学生的关注和理解,“生本”即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在学校的办学上要一切围绕学生,并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有教无类。学生是学校存在的理由和实质,学生是个体地存在于学校,但学校必须整体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生本校园”确立了学生不仅是学习而且是学校一切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育宗旨和目标是为了学生,课程研制开发是为了学生,活动样式的选择是为了学生,课程实施的评价也是为了学生。总之,学校的一切是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所有的学生而存在,学校的职责是珍惜每个受教育者的权利,尊重他们的存在,尊重他们的个性、人格和选择。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
为了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我校领导把对教师的管理建立在角色认同和心灵感应的基础上,凭他本身的人格魅力、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兼收并蓄的气度集学校七个专业教师的智力、能力、特长为学校营造了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教师群体智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一门专长。
“教育即生活”,即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的过程。为了让我们的学生熟悉社会,根据社会学习的观点,我们组织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加强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如到学校各部门各办公室值周、开设“青少年模拟法庭”、“股票证券交易市场模拟室”、到实习基地当一回“上岗工人”、到广西贫困地区体验生活等,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相信他们所学的内容是重要的、有价值的,用意义促进学习,增强了教育效果。例如“师生便民活动队”坚持十多年每月一次下乡进行便民服务,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让学生在与服务对象的接触中得到了经验;“推销协会”的“推销练习”,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尝试;“青年志愿者协会”多年来对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过程中,更懂得了珍惜现在,珍惜生活,珍惜亲情……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1、在全校师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师与学生均100%接受了心理知识的学习,树立了心理健康意识,懂得了调节心理的简单方法。近三年来,有1200多名学生接受了个体心理咨询,学生在自信心、自我期望、人际关系、耐挫折能力、学习行为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2004级学生在入学时学习适应性测试各项平均分数均低于50分,一年后各项平均分提高到76分以上。
2、学生在学校三年的学习与生活有了较为系统性的心理维护:通过多方面的宣传,广大师生了解到了心理健康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融现代教育理念于生本校园、生态校园、生活校园的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氛围——多种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是师生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和掌握基本的自我调节方法——有效的咨询与辅导使学生善于心理求助——预防性的心理教育和危机干预机制有效地为个别师生排除心理障碍,避免了校园重大事件的发生——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职中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帮助——发展性的心理教育让职中生走向社会更加自信和坦然——课题研究使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得到巩固与创新。
3、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归因倾向。据归因训练后的归因测试,影响学生成绩归因的前七个因素依次为:努力、策略、教学质量、难度、能力、运气、家境。其中“努力”因素由于预前的第四位升第一位,“策略”因素由第七位升到第二位,“能力”因素由原第一位降至第五位,证明归因训练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成败都归于努力与策略的运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以为过去成绩差是因为自己笨而形成的自卑感,提高了自我概念。
4、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近三年每次获市职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比一等奖;毕业生就业率能保持在95%以上,个别专业一直是供不应求。社会给我们的评价是“尽管进口产品低下,但出口产品质量优良”,因此近几年都出现了学生“进口”与“出口”双赢的好局面。目前,我校毕业上在各行各业都有出色的表现,其中有现任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老总的陈伟光;电脑公司老板、平均年收入400万元以上的黄志勇;有负责市电视台电脑排版工作、全市打字比赛第一名、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李群群;有获得过市、国家统计工作先进个人的黄耀晃;有多几十名毕业生担任了幼儿园园长、其中多人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或市优秀教师等等。
5、教育教学成果累累:多渠道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效果显著:心理健康教育及“三全育人关爱行动”使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不少的后进生得到了进步;“朝阳读书活动”使广大学生在“传承中华文化,励志成才”中提高了自身的素养;“青少年模拟法庭”及系统的法纪教育,使学生犯罪率一直保持为零的记录,并且还有五名学生被评为“东莞市见义勇为好市民”。因此,我校曾获“全国青少年法律示范学校”、“全国中职德育示范基地”、“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及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以及市“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 市“文明学校”、“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无线电测向队学生以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多次的全国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及道德风尚奖。近三年来师生在国家、省、市获奖共七百多人次。
 

友情链接 / Lkink

地址:东莞市东城区新源路23号(东城校区)东莞市学院路249号(莞城校区) 

邮编:523107 邮箱 : dczzjdc@163.com 联系电话:0769-22658231 粤ICP备16019540号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