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建设 >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初探——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2-03-21    作者:     来源:     点击: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要求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探索素质教育之路”是学校的重要课题。而实践告诉我们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是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成为学校及其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作了以下的思考与实践。

一、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锻炼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的基点应放在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科学劳动技能上。我们认为:

1.心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与中介

心理是一切行为活动的背景,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背景,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若能激发和保持愉悦的情感体验和顽强的意志,就能够使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完整的身心结构中得到内化和沉淀,从而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2.心理素质是人的四大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中的基础构成与核心。

人的内在潜能的开发和社会文化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都在其心理素质的水平得到综合反映,人的基本素质提高程度与其心理素质的水平呈正相关。可以这样认为,心理素质是主体结构的核心因素,它推动、促进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心理素质是四大素质的基础构成与核心。

3.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背景

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目的,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为其基本内容。它的任务是通过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常见的种种心理问题与困扰在心理辅导中得到排解和消除,使学生在认识能力人格特征、情感意志和社会人际适应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人际交往,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去顽强奋斗,学会自我教育与创造,从而提高能力,促进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保证他们能成功地渡过中学时期这一特殊的人生旅程,为使他们充满信心富有创造性地去适应未来,使个体心理倾向与社会的显示要求之间达到完美的统一,打一坚实的基础。

总之,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四大素质的整体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素质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最基本的内容。

二、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1.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单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去考虑解决。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挫折和不顺心等,心理波动是常有的。特别是当环境变化大、压力大时,常常会造成不少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我校作为一所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失衡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心理普查中,我们发现我校学生近年来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四大类:第一类是学习上的压力和对将来就业的担心;第二类人际交往(包括与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交往)的困扰;第三类是性心理方面的困扰;第四类是挫折感方面的困扰。学生的这些心理失衡有时使他们以违规行为表现出来,有时并没有明显的外显行为而在内心积累和发展,而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总爆发,甚至心理疾患精神病的发生,甚至出现轻生的现象。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学校与家长常常从思想道德的角度去进行教育,以制度、法律去管理约束,以舆论和风气去影响和感染,这对于非心理问题或较轻微的心理失衡是有效的。但对于由心理因素而引发的问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反而会引起逆反、对抗,使教育陷入困境。

2.教学效率与心理学问题密切相关

学校的教学质量有赖于教学改革的提高,而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科学基础则源于心理学范畴的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因为科学高效的方法与习惯,是行成于对自我心理的把握和积极主动的活动之上的。于是,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主体意识的发展。学生的这些素质的发展,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各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校的教学效益和质量得以提高。

3.心理素质教育在学校的现状

心理素质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心理学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包括在我校)的应用还处于相对分割与封闭的状态。

如前所述,整个教育过程无一不包含着心理活动,德、智、体三方面无一不包含着心理科学的指导和渗透,以及对学生心理的教育和研究。但在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高和学习全面协调地发展等方面,我们是否还缺少一个根本上、整体上的有力举措——提高教育者的心理素质水平,对学生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以其基础性在人的四大基本素质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要处理好现代社会的需要和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薄弱这对矛盾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这就是我们思考与分析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基于以上思考,近年来我校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

三、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1.确立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主要途径

心理素质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发挥心理潜能的教育。目标是为人的整体素质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我校心理素质教育根据在实施中教育形式的不同而分为集体教育形式与个体教育形式。

集体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五条:一是举办讲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环境的现状,对学习进行诸如学习心理和创造心理的指导,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习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等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发展平稳地渡过青春期和高中阶段;二是通过给教师举办讲座、发资料学习心理学原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将心理学原理和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教育有机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去;三是利用班会课,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学生阶段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主题班会,以缓解心理矛盾;四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等各项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五是开办家长学校,与家长进行亲子、教子的交流。

个体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心理咨询。这是对能自我感觉到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的认识,特别是对自我心理的把握和积极的主体心理的“自我运动”努力实现自我排解困惑和解决心理问题方面进行辅导。

2.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

(1)进行心理测试,了解研究学生心理状况。

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能否切合实际,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同时,要使学生“自我调适 ,自我教育。”首先必须使其认识自我状况。因此我们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除自己设计问卷调查表外,主要采用了《SCL—90》心理测量表,职业兴趣,学习适应,考前焦虑测量表等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以掌握科学依据,对症下药,并使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提高有一个认识。

例如,我们整群抽取我校(职业高中)学生328人,他校(普通高中)学生312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按统一指导语进行集体测试,全部测试工作在一周之内完成,将职高学生和普高学生进行SCL—90因分子比较,将我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SCL—90因分子比较,得出了科学的研究结果,我们将此次测试过程及其结果写成论文:《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照研究》,发表在《预防医学情报杂志》上(此论文附后)。

又如,我们随机抽选10个班,每班抽选25人做心理测试,填写高中生男女交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5.7%的高中生认为应保持男女间的友好关系,56%的学生认为有与异性交往的困惑,50%左右的高中生承认有早恋的尝试,90%以上的学生认为早恋会影响学习。(问卷附后)

我们使用的量表及问卷包括调查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以保证调查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和结果的科学性。

(2)设立心理咨询室,逐步健全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监护和辅导。

为了深入持久在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购置了电脑、书籍,为咨询提供硬件设施,该咨询室的宗旨是“理解、关爱、尊重”在这一总原则的指导下,我们订立了咨询守则、制度。目前,我校有三位兼职教师利用每天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以后的时间进行咨询工作,每次咨询近两个小时。咨询方式采用直接咨询、间接咨询、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等形式,接待学生和教师;电话咨询主要针对那些不愿来晤谈的学生及家长,也有通过电话咨询后约请晤谈的。信函咨询,通过专设的“知心姐姐”、“心灵之约”两个信箱,近年来,心理辅导老师收到几百封信;我们还通过墙报,讲座、约谈给有关学生交流指导,解开心结。

(3)举办讲座,根据各年级、各专业部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实施心理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校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如下:

在高一年级开设“身心指导”讲座,“学习心理讲座”“自律、自强、自尊、自爱”的讲讲座,指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更好地负担起新的学习任务。

在高二年级开展“身心指导讲座”“青春期心理讲座”“如何与异性交往”“早恋——青春的苦果”等讲座,帮助学生认识身心健康及对成才的重大影响,如何适应青春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在高三年级的高考班开设“考前心理辅导讲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持适度紧迫感、减轻心理负担,介绍复习策略,应考技巧等等。

在高三年级的职业班开设“就业前心理准备讲座”,并在每周安排一节“就业心理辅导课”,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社会竞争,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树立踏向社会的自信心,减轻就业前的心理压力。

此外,我们在幼师专业(全体女生)开设了“女儿当自强”的讲座,在汽修专业(全体男生)开设了“男儿当自强”的讲座等等。根据性别特点和专业特点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4)利用班会课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每一位班主任都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他们最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他们最有条件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阶段性的心理问题设计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高一(10)班班主任,针对学生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较差而出现内心焦虑、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社交意识,学会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尽快适应新环境创造健康教育的班会课——“以诚心,换真心,让我们一起微笑”。采用了问卷调查、自我介绍、互相讨论、追踪调查等形式取和好的效果。

高一(2)班班主任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做帮助他人、宽容他人的人,设计了“大家走到一起来——做真诚互助的朋友”的班会课,以故事、小品为主,辅以散文、诗歌、歌曲,生动活泼,让学生心灵受到极大感染达到预期效果。

高二(11)班班主任针对学生轻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忽视自主合作精神和重社会功利的从众心理,注重人奋斗的自私心态,设计了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培养的主题班会课。结合这个班的幼师专业的特点采用了文艺表演形式,要求全班53个同学必须人人参与,每个节目均不少于5人演出,按小组划分单位。使学生在准备和演出的过程中将“自主与合作”有机结合起来。班会结束后追踪调查成效显著。

高三(12)班的班主任针对毕业生就业前心理负担重,缺乏自信心,不了解社会,担心自己不被社会接纳,迷茫困扰不知如何走向社会等心理问题,设计出“满怀信心展示自我”的班会课,课前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然后通过学生演讲、讨论、情景表演等形式来突出主题,会后又请往届毕业生作报告,这些无疑对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起了很大作用。

(5)课堂内外,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辅导老师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些活动除讲座以外,还针对公开性的热点问题如早恋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班干部的工作方法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热烈讨论、互相交流、讲座的问题,一般提前一周布置下去,很多同学在认真思考后都能积极发言,在发言中,教师从身心规律方面正确引导,并授予学生一些方法、技巧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此外进行行为训练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的一环,如放松训练、情景训练等等,对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培养其胆量、语言表达力、意志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在追踪调查中,很多学生谈到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给了他(她)自信和力量。有一位同学在给老师的纸条上写道:“如果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这学期我真不知道怎么过?”

我们还利用学校墙报定期宣传心理学知识,设立心理素质教育阅览角,开展读书活动。

四、我们的体会和收获

1.体会:

体会一: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践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体会二:

心理素质教育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科学技术的武装。

体会三:

要提高教育工作者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全方位推动此项工作的展开。

体会四:

心理素质教育及其咨询等工作,已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柱。

在学生心理问题个案中我们看到学生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有的心理问题长期困扰他们甚至影响其正常生活,如父母早逝或离异的单新家庭的子女由于长期悲观失望形成抑郁型性格,如学习基础、专业技能差导致其自暴自弃的性格的形成,如早恋导致厌学等不良情绪等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他们健康成长,他们渴望向老师倾诉以求的帮助,在教师这里得到走出困境的力量。

2.收获

收获一:

通过两年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心理素质教育能力得到极大加强。

首先,学校领导一班人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意识到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和运用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在全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以及撰稿等形式来统一全体教职工的认识,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来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和能力。

其次,广大教师意识到自身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并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注重从学生心理上去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心理咨询室将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学生确定为重点关主和监护对象,建立个体心理档案、进行追踪观察、研究,提出最佳调查的方案。

再次,心理辅导老师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有关论文,近年来共5篇文章发表于全国发行的刊物上。此外,在省市交流获奖的共4篇。

收获二:

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得到控制和降低。

首先,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咨询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主动向心理辅导老师敞开心扉。最近一年心理咨询室接待学生有198人。他们不仅在老师那里得到安慰、更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很多如何平衡心理的方法。

其次,学生产生心理困惑与障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

心理辅导老师成功地疏导了无数起学生心理障碍,很多学生是哭着走进心理咨询室,最后笑着出去。心理辅导老师咨询的操作技巧日渐娴熟,其可信度大大提高。

有这样一个案例。

她,18岁。高二年级学生。因父母长期不和,而导致她惶恐不安、头晕脑胀、无心向学,声称不读书了,也坚决不回家。

分析其症状的原因:

(一)耐挫折和应付挫折能力差,意志薄弱,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二)没有意识到18岁的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责任,一方面是不能以平等的身份与父母交流,另一方面放弃家庭责任。

(三)缺乏独立的人格,把自己视为一棵无助的小草,父母是大树,父母出了问题,一切都完了。

建议:

(一)调整认知:重新认识与父母的关系及家庭责任。

(二)学会适应,面对现实,努力去改变现实,主动与父母交流,谈自己苦衷。

(三)培养独立性和坚强的意志。

(四)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困难中创造辉煌。

通过辅导,这位学生情绪开始平稳,不仅专心学习,还报名参加了升大班的学习,半年来情绪稳定,她说“如没有心理老师的指点我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困境”。

再次,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2000年3月和2001年3月,我校心理辅导室先后两次采用标准化的学习适应性测量表对2001级9班的同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87%的同学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意志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为了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我们还需要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

1.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能力。严格培训心理辅导老师,使其懂得和使用更多的心理测试方式。

2.开设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配备专职人员。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

3.把心理健康教育分成几个主题在不同年级长期持久开展下去。

高一年级:学习心理教育人际适应教育

高一和高二年级:青春期心理教育

高二年级:健康情感教育坚强意志教育

高三年级:反应适度教育升学与择业教育健康人格教育

4、向其它地区和学校虚心学习有关先进经验。

综上所述,几年来,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深入,给学校的素质教育带来了生机,取得一定的收获,但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需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关制度和内容,不断总结经验,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以取得更大更多的成绩。 

友情链接 / Lkink

地址:东莞市东城区新源路23号(东城校区)东莞市学院路249号(莞城校区) 

邮编:523107 邮箱 : dczzjdc@163.com 联系电话:0769-22658231 粤ICP备16019540号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