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学校基本信息

东莞市商业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1-03-01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创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学期,学校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市推进品质教育建设大会精神,按照创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的既定目标和具体步骤,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细化目标,精准施策,分步推进,着力破解改革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一、主要目标

(一)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改进思政课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德育品牌。

(二)完成创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第一阶段(2021年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

(三)完成新增五个专业(幼儿保育、音乐、运动训练、物联网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的设置、课程改革以及三二分段对接工作。

(四)借助两大专业群建设加大各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五)创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和成果推广效应。

(六)承担市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项目(莞城校区改扩建项目)建成并做好投入使用准备工作。

二、工作举措

(一)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为学校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1、按照《东莞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文件精神要求,重新梳理、完善、细化和规范学校党建工作。

2、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有效形式,侧重以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史》、《党史必修课》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并以此统筹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学习活动,加强党史学习,务求在全体党员乃至全体师生中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成效。

3、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健全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明确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等会议的职能定位、出席范围、议事规则和程序,凡涉及党的建设、办学方向、改革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由党组织研究决定,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

4、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遴选学校领导岗位的重要平台,作为发现人、培养人、锻炼人、选拔人的重要途径,兼职党务工作者计算工作量。

5、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重视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入党,探索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的“双培养”机制。

6、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员素质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按照《东莞市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具体措施》各项工作安排,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2学时;开展“学习强国,学习有礼”活动,鼓励党员积极通过“学习强国”平台进行个人学习提升;开展“亮身份,见行动”活动,党员教师在党组织活动、上示范课、公开课、举办专题讲座、家访等时佩戴党徽;组织党员教师在新入职、庆祝“七一”和教师节时重温入党誓词。

7、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行师德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师德档案;定期通过专题讲座、影视观看、经验交流、学习参观等方式加强师德修养,确保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时俱进;完善教育荣誉制度,探索按照“优秀一个,评选一个”原则,加大优秀(最美)教师、优秀(最美)班主任、优秀(最美)行政、优秀(最美)党员等评选的范围和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营造正能量氛围。

8、学校党组织切实负起思政课改革创新责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好思政课,保证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落实“第一堂思政课”制度,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要为学生上“第一堂思政课”,每月至少组织教职工开展1次思想政治学习,学校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每学期要召开思政课建设专题会议。

9、健全和完善党建带团建、党领导工会建设工作机制,重视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凝聚、引领和服务青少年学生的作用;严格按照章程,完成工会换届选举工作,配足配实配好工会委员,充分发挥工会在维护、服务全体教职工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的作用。

10、积极参与推进“双标”工程建设,深化党支部达标创优活动,打造学校党建特色品牌。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党史学习展览、党员风采展示、红歌传唱、红色电影展播、红色教育基地学习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11、以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东莞市商业学校德育工作为目标,着手提炼、梳理、整合学校各类德育项目和资源,重新谋划,扎实推进。

12、推动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体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德育工作,分析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推动重要问题解决,促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13、实施校园文化育人提升行动,重新统一对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教师办公室、绿化美化等物质文化进行精心设计,重视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等精神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具有“沉淀起来温润滋养师生、焕发出来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

14、实施德育队伍素质提升行动,通过学习交流、拓展培训、荣誉奖励等方式内容加大对班主任、社工、学生干部等德育主力军队伍建设。同时,探索与党员教师、各学科教师等德育助力军协同发展模式,打造学科德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育人目标之中,找准学科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的最佳结合点。

15、实施德育课程育人提升行动,充分考虑学校自身办学定位、育人标准、文化氛围、教师素质、办学条件、社会资源等因素,努力构建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相互衔接,普通课程和特色课程有机融合的学校德育特色化课程体系及相应管理机制。

16、实施养成教育提升行动,通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学生课内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严格执行校纪校规,加强学生课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按照教育部关于“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细化手机管理措施;完善并充分发挥各级家委会的管理制度和家校合作的作用,确保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效显著。

17、实施生命教育提升行动、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和特殊群体关爱帮扶行动,继续创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并充分发挥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和成果推广效应。重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社工团队和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各类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家庭教育指导行动、师生结对帮扶行动、防止校园欺凌行动,做好春季心理疾病预防工作,做好夏季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敬畏生命,学会珍惜自己,关怀别人,乐于助人,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

18、实施劳动教育提升行动,积极执行校园公共卫生、宿舍、教室和实训室“每天一拖一扫一抹”清洁要求,加强检查和加大评比力度。探索与初中学校合作开展职业教育体验活动模式,将劳动教育、专业实训、学校宣传以及招生工作等有效结合。围绕所学专业,利用实训基地或实习单位,开展相应的劳动教育。

19、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做好东校区篮球场和网球场的场地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做好两校区师生健身场地的规划工作。打造网球、健美操(啦啦操)、排球学校体育活动品牌,继续做好校园足球推广工作。通过开展全校性的学生比赛、师生友谊赛、毕业生联谊赛等体育活动,营造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引导学生少玩手机游戏多走到户外运动。

20、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开设美育课程和选修课程,积极开展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的美育实践活动,积极发挥师生艺术团的作用,组织开展学生艺术展演、师生才艺展示活动和各单项艺术比赛活动。

21、全面加强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系列特色教育活动,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入脑入心,培育和提升学生家国情怀。

22、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做好普通话推广活动,开展“文明用语交流”和“微笑问候”行动,大力整治当前在学生当中存在的粗言秽语现象,打造文明校园。夯实和发挥东莞市诗词教育示范校作用,成立各类社团协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三)全力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23、深入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行动计划,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以电子商务专业和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为核心的、与东莞市产业紧密结合的高水平专业群。

24、根据新形势、新发展实际需求,做好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工作,优化配置教学资源,重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群,精选精编精用教材教法,整合实训资源,开拓更多更实的合作企业行业和实训实习基地。

25、探讨以项目为基础的专业群组织结构建设,项目管理采取校企“双项目经理”制度,项目经理对项目运营、课程内容、实施效果、组员管理负全面责任。

26、加快加紧莞城校区实训大楼建设,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发挥其功能作用,做大做强一批实训场所和校企合作基地。

27、启动东校区动漫平面实训中心的整体改造工作,做好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集专业实训、专业成果展示、校企合作、对外招生宣传等功能于一体,务求合理布局并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

28、夯实并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精准对接动漫衍生品产业链,组织学生考取国际通用技能证书,探索引进其他国外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专业课程体系。

29完成新增五个专业的设置、课程改革以及三二分段对接工作。做好学前教育专业三二分段(大专班)的管理工作,积累和探索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有效途径。

(四)全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

30、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全体教师能够做到“静心备课,用心上课,耐心辅导”,督促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

31、继续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短缺专业人才、调动等方式招聘、集聚更多优秀教师,优化教师队伍。

32、加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名班主任培养力度,启动第三批校级名师、名班主任、第二批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形成以市级名师、市级专业带头人为首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为储备的专业教师梯队建设机制。落实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强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有机衔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33、完善党政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加大管理团队梯队建设力度和重视后备干部培养工作。

34、按照教育局的有关规定,遵循教代会达成的既定方向,根据新的形势需要和发展要求,不断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重点向主动承担责任、多承担责任并能够干出一定成效的教职工倾斜,向班主任以及教育教学效果优秀的一线教师倾斜。

35、构建更加开放畅通、人人皆可成才出彩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成长通道。强化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完善和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鼓励岗位练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大课题管理力度,注重培育省级、国家级科研成果,促进教研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炼优化和理论升华。在青年教师中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以国家及省教学能力大赛为目标,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快速提升。

36、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大力支持“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

(五)全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

37、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38、加大夯实“东莞商校智慧校园”平台管理制度。完善学校电视台、媒体中心、直播室、录播室等功能室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团委和专业部的公众号管理,确保信息安全,及时高效地正能量传播宣传学校和展示师生风采。

39、充分发挥校园电子监控助力教育教学的作用,达成“人防、物防、技防”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监管成效。

40、推进校园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整合校车、一键报警、应急、安全教育、隐患排查等安全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41、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生源质量、毕业生跟踪调查、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综合发挥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

(六)培育多元参与的治理主体,推行多元、协作、开放的治理模式,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42、按照2021年全市普教系统维护政治意识形态安全实施方案“贯彻一个理念,实施分级管控,建立应急机制,执行三项制度,落实十项责任,防范八类重点。”要求,成立学校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提升决策风险评估、应急处置能力,推进校园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校园安全、师生安全。

43、继续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要求,周密做好学校开学、学生返校、教职工返岗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季节特点、病毒类型、场所类型等因素,开展常态化的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学校卫生部门合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实现常态化联防联控,全力确保师生健康和学校安全。

44、健全内部治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部门分工,以章程为统领完善学校制度,确保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健全教育法律实施和监管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提高教育法治水平。

45、提升教育宣传队伍工作水平,建立健全教育新闻常态发布机制,加强与媒体合作,做好学校对外宣传展示的工作。建立舆情监测及应对处置机制,提高舆情应对、纠纷调解、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能力。

46、建立健全学校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学校公共突发事件演练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建立学校安全大数据分析、预警、巡查及处置闭环运作机制。

47、结合实施劳动教育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师生艺术团作用,加强与初中学校的合作联动,做好2021年秋季招生的各项工作,重视新设置专业招生工作,加强宣传引导,争取良好的起步与开始。

48、充分发挥行政会、教代会、工会、妇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组织的主体参与地位。探索发挥家委会、校友会、合作企业协会等优质资源的协助补充作用。

49、重视后勤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严要求明标准,一方面加大激励关爱力度,强化后勤人员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教育教学态度,提升服务技能水平。

50、围绕落实市“1+1+6”工作思路,聚焦提升教育“八大品质”和打造品质教育“1+12”行动计划,打造东莞市商业学校品质教育,打造属于我们东莞市商业学校师生共享的青春乐园,和谐校园,幸福家园。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依法治校。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出现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杜绝各种有悖于法治原则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措施。

(二)坚持民主管理。健全学校科学民主决策机构,完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扩大社会参与度,凝聚教育合力,实现多元共治。

(三)坚持实践创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改革创新,建立和改进切合学校校情的治理运行模式和制度体系,加快学校优势特色发展。

(四)坚持优质服务。以服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学生、服务企业社会为导向,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提高学校美誉度。

四、实施路径

(一)总体规划,分块推进。在学校创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学校“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框架下,推动各部门、各专业部从实际出发,制定本部门、本专业部教育现代化规划,形成一部门一方案、一专业部一方案、分块逐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局面。

(二)细化目标,分步推进。科学设计和进一步细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划周期内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现代化。

(三)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完善专业部发展协作机制和教育对口支援机制,深入实施专业部协作,推动不同专业学科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四)改革先行,系统推进。充分发挥部门特别是各专业学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友情链接 / Lkink

地址:东莞市东城区新源路23号(东城校区)东莞市学院路249号(莞城校区) 

邮编:523107 邮箱 : dczzjdc@163.com 联系电话:0769-22658231 粤ICP备16019540号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